第二套人民币的收藏与投资
来源:邮先生2016年12月07日
1955年3月1日,第二套人民币开始发行,取消了第一套人民币中的大额面值。第二套人民币在设计和印刷方面得到了周恩来、陈云等中央领导的重视和关怀。其设计主题思想明确,印刷工艺先进,主辅币结构合理,图案颜色新颖。钞票式样采用了左右、花纹对称的新规格,票面尺幅按面额大小分档次递增,图案、花纹、线条、花边鲜明。
第二套人民币除了分币外,全部采用凹版印刷,凹印版是以我国传统的手工雕刻方法制作的,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,优点是版纹深、墨层厚,具有较好的防伪能力。
第二套人民币中出现了三元纸币,53版三元是由苏联代印刷的,1964年4月14日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《关于收回三种人民币票券的通告》,决定从1964年4月15日开始限期收回苏联代印的1953年版的3元、5元和10元纸币,1964年5月15日停止收兑和流通使用。
少数民族文字
第二套人民币的背面用有三种少数民族文字:蒙古文、维吾尔文、藏文。
1、第二套人民币除了分币,其他币种采用凹版印刷,版纹深、墨层厚,容易识别,相比第三套人民币要厚
2、流通时间短,53版,1955年开始发行,1964年银行只收不付;56版,1962年开始发行,70年代收回。存世量稀少,市场需求自然旺盛。
3、多被收藏,少量流通,第二套人民币多被装帧成册当做礼品送于个人或外宾,很少回到市面流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