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流通纪念币一直无法“流通”起来?
近期,孙中山纪念币的发行可谓是引起了不小的波澜,先是孙中山纪念币被质疑各种“错误”,后有官方出来正面回应,真是热闹非凡,孙中山纪念币也因此被大众更加熟悉了。很多藏友拿到孙中山纪念币大都是为了收藏,等待着它升值那一天,然而,在还未等到其投资价值凸显那一天,很多人急了,想要把它“花”出去,这也是人们在理解流通纪念币中的“流通”二字。那么,现实生活中真能“花”出去吗?
毋庸置疑,答案是否定的。你见过有人用纪念币当人民币花的吗?那为何一向自称是流通纪念币,却无法“流通”起来呢?
其实,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纪念币长期以来都是以收藏的市场价值为主导,大多数纪念币都掌控在收藏者手中,老百姓也很少了解,甚至根本不知道它们的存在,花不出去也在情理之中了。而现在纪念币发行量过数亿,收藏投资价值自然没有那么高了,因而也逐渐失去了收藏界宠儿的地位。
有收藏人士这样理解:要“流通”,那就要让全社会认可;要“纪念”,那就跟当它的发行是为了纪念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。国家要实现流通纪念币的初衷,增大发行量是无可厚非的,毕竟其收藏目的都应该只是“纪念”的延伸而已,通过这种钱币的发行,是希望传达一种国家概念或是文化。但是,在这一过程中,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,既然要“纪念”,那就要保证它的“流通”性,目前造成这种无法流通的局面,还是因为宣传不够,导致老百姓认知不高,从而造成“流通纪念币”无法流通的状况。
而作为收藏者,当然希望自己的东西将来升值空间大,可是没有收藏意识的普及和大众的参与,成了小圈子内部的自得其乐,意义又有有多大呢?纪念币不再是纪念,流通币不能够流通,变成了收藏币和投资币,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?